首 页 文档范文 教育文章 试题课件 作文网 语句大全 全部栏目 收藏本站
当前位置:乐教网教学文章免费教案科学教案小学科学教案鄂教版六年级下学期科学三单元 太阳与太阳系教案

鄂教版六年级下学期科学三单元 太阳与太阳系教案

鄂教版六年级下学期科学三单元 太阳与太阳系教案为http://www.170yx.com整理发布,类型为小学科学教案,本站还有更多关于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小学六年级科学教案,免费教案 - 科学教案 - 小学科学教案的文章。
文 章来

鄂教版六年级下学期科学教案(三单元)
 太阳与太阳系
                        8  太  阳
教学目标
         1.知道太阳是一个温度很高的大火球;意识到太阳与我们的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
         2.会查阅资料,并对搜集的资料进行整理;
         3.对研究关于太阳的活动产生较浓厚的兴趣;
                        
教学准备
          在教室或活动室里进行教学活动,采取先分组再集中的方式进行教学。
          电焊目镜片或墨水、脸盆,最好为每4人小组至少准备一套这样的材料。
          教师课前搜集关于太阳的音像、多媒体资料或图片资料等。
          学生课前收集关于太阳的资料,可以在课前制作一些简单的小报。
                        第一课时
 一、指导学生交流关于太阳的信息。
     1.引入。
    “同学们,清晨窗外鸟儿的第一声歌唱和缕缕阳光把我们从睡梦中唤醒,大地万物几乎对从梦中醒来,大自然生机勃勃的一天又开始了!是什么在精心呵护这世间万物?是什么这个蓝色星球显出它的美丽和青春般的朝气呢?它就是万物之灵——太阳!现在请大家围绕你所知道的太阳的信息以故事的形式和周围的同学说一说吧!”
     2.指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小组内的个别交流,并深入到活动小组听取有代表性的信息交流内容。
     3.在小组内个别交流的基础上组织那些有表达欲望和那些信息交流有代表性的同学进行班级内的交流。并引导听故事的同学对听到的故事做出评价,谈谈自己在听了关于太阳的故事后的启示与收获。
     4.教师从信息交流内容的丰富性和同学参与的积极性两个方面进行简要的小结。
二、观察太阳。
     1.谈话:“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让我们到户外使用简单的器材对太阳进行一次实地观察吧!”
     2.简要介绍观察太阳器材的使用方法(如使用电焊护目镜片用肉眼观察太阳表面,用脸盆里面盛放的墨水观察反射在水面上的太阳影像),并提出户外观察在组织纪律方面的要求,同时向同学们强调安全观察太阳,保护眼睛的基本要求——不用肉眼直接观察太阳。
     3.组织同学在户外分小组进行观察活动,指导同学观察太阳外形特征和表面黑子的大小情况(在太阳表面活动频繁时,用肉眼就可以辨认出较大的黑子)。
     4.组织进行完太阳观察的学生回到教室,就刚刚进行的观察活动进行简要的记录工作,吧相应的内容填写在教材第30页上面的表格中。
     5.提出课后收集更多的关于太阳的文字或图片资料的要求,为下节课开展活动做准备。
                        第二课时
一、阅读太阳资料,整理太阳基本情况档案。
     1.指导学生以独立阅读的方式,了解教材第30页上所介绍的科学家经过观察研究,发现的有关太阳的事实。
   2.组织同学个别汇报阅读资料后掌握的信息,教师以板书的形式进行简要记录。
     3.引导学生对板书中的简要记录进行归类整理,如太阳的直径、体积、温度等。
     4.组织同学根据资料中获取的资料填写教材第31页的“太阳基本情况档案”。
  二、继续收集整理太阳的资料,设计制作以太阳为主题的小报。
    1.提出制作以太阳为主题的小报的要求,引导学生思考:“制作这样的小报,可以选择怎样的专题?”
    2.学生个别汇报各自打算,教师给予充分肯定。
    3.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展讨论:“围绕自己选定的专题,我们应该收集或选择哪些资料和图片丰富我们的小报?为了让我们的小报特色更突出,在内容选取和形式编排上要注意什么?”
    4.学生小组讨论商量后进行班级内的交流,并相互提出意见或建议,以完善小报的制作前的设计工作。
    5.组织学生按照既定计划制作以太阳为主题的小报。
    6.根据学生主题小报制作完成情况在课内或课外进行展示、介绍和评比。
9.  太阳与动植物。
 教学目标
     1.会运用查阅相关资料的方法了解关于太阳与生物关系的知识;
     2.能以自己的方式对搜集的材料进行分析与合理的整理,与同学分享;
     3.能根据自己搜集的关于太阳与生物关系的资料,写一篇科学小论文;
     4.能与同学愉快合作开展“太阳与动植物”的主题活动,意识到太阳与动植物的生命活动有着密切的联系;
      教学准备
     1.教师课前搜集关于太阳影响动植物生命活动的音像、多媒体资料或图片资料等。
     2.学生课前收集关于太阳与生物关系的资料。
第一课时
      一、引入
      1.讲述:太阳离我们虽然十分遥远,但它与地球上动植物的生命活动却有十分密切的关系。
      2.提问:你们知道太阳与动植物生命活动有怎样的关系吗?
      二、指导学生认识太阳对植物生命活动的影响
      1.出示植物一生的图片资料。
      2.提问:在植物一生的生命活动中,太阳起到了哪些作用?在这幅图中作简要说明吧。
      3.教师指导学生从光照与温度两个方面对植物一生生命活动有哪些影响进行交流。
      4.讨论:如果没有太阳,植物能完成这些生命活动吗?为什么?
      5.指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小组内的个别交流,并深入到活动小组听取有代表性的信息交流内容。
      6.在小组内个别交流的基础上,组织那些有表达欲望的和那些信息交流有代表性的同学进行班级内的交流。在同学之间的不断补充和完善中,最终达成共识。
      7.教师进行小结。
      三、指导学生认识太阳对动物生命活动的影响
      1.出示动物生命活动的音像资料。
      2.分析音像资料中动物的生命活动。
      3.讨论:太阳对动物的生命活动有哪些影响呢?
      4.指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小组内的个别交流,并深入到活动小组听取有代表性的信息交流内容。
      5.在小组内个别交流的基础上,组织那些有表达欲望的和那些信息交流有代表性的同学进行班级内的交流。在同学之间的不断补充和完善中,最终达成共识。
     6.组织学生把讨论的结果简要的记录在教材第33页的表格中。
     7.教师进行小结。
     四、提出课后收集更多的关于太阳与生物关系文字或图片资料的要求,为下节课开展活动做准备。
第二课时
     一、指导学生认识生物多样性与太阳的关系
     1.提问:失去了太阳的光和热,地球上还会不会有生机勃勃、丰富多彩的生命世界呢?为什么?
     2.教师引导学生运用逆向思维的方法,从生物链的角度确定太阳对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影响。
     3.讨论:以草原群落为例,分析太阳与生物之间的影响关系。
     4.指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小组内的个别交流,并深入到活动小组听取有代表性的信息交流内容。
     5.在小组内个别交流的基础上,组织那些有表达欲望的和那些信息交流有代表性的同学进行班级内的交流。在同学之间的不断补充和完善中,最终达成共识。
     二、收集整理太阳与生物关系的资料,写一篇关于《太阳与多彩的生命世界》的科学小论文
     1.提问:关于太阳与生物之间的关系,你们还知道些什么吗?
     2.学生整理分析资料,并进行汇报。
     3.提出科学小论文的写作要求,引导学生思考:“关于《太阳与多彩的生命世界》,你打算从哪些方面进行论述?”
     4.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展讨论。
     5.学生小组讨论商量后进行班级内的交流,并相互提出意见或建议,以完善科学小论文的资料收集工作。
     6.指导学生完成科学小论文。
     7.根据学生的完成情况,在课内或课外进行交流和评比。
10  太阳与地球物质变化
    教学目标
    理解没有太阳,地球上就没有生命;
    运用查阅相关资料和考察的方法,了解地球的物质有哪些变化的现象;
    在查阅、搜集、考察等活动中,意识到太阳与地球变化有着密切的联系;
    能根据自己搜集的有关资料,提出一些自己感兴趣的问题;
    在了解太阳与地球物质变化活动中,产生较浓厚的兴趣;
    知道许许多多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事情都与太阳有关系;
    能利用简单表格、图形、统计等方法整理有关资料。
    教学准备
    1.水三态变化、岩石风化和风的形成多媒体资料或图片资料等。
    2.岩石风化的实验器材。
第一课时
    一、指导学生列举地球上的物质变化现象
    1.谈话:
    同学们,我们在前面已经了解了地球上的生命与太阳有着密切的关系。地球上其他物质的变化与太阳有没有关系呢?今天我们这堂课就来研究这个问题。
    2.提问:我们学过哪些物质变化的现象?你所想到的这个现象有什么根据说它是物质变化现象?
    3.学生汇报,并阐明其依据,教师将那些有依据的现象简要板书在黑板上。
    4.指导学生观察思考黑板上列举的各种物质变化现象,提出给这些现象制定分类标准的要。
    5.学生分组讨论分类标准后汇报。
    6.教师引导大家选择按照是否产生新的物质这一标准分类,并阐述分类结果。
    7.提问:按照是否产生新的物质给这些现象分类,那些没有产生新物质的现象有怎样的共同特点?
    8.学生讨论后汇报,教师从这些现象都是形态发生了改变这个角度进行总结。
    二、认识地球物质变化与太阳的关系
    1.提问:这些形态发生变化的现象是怎样产生的?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分析后,教师组织同学在班级内展开交流活动,通过同学的阐述解释,让大家都明白这些物质变化现象产生的原因。
    3.谈话:我们已经弄清这些现象分别是怎样产生的,其中有哪些现象与太阳有关系呢?如果这个现象与太阳有关系,是什么关系呢?
    4.学生自由举手表达自己的观点,教师适时组织大家进行评价,最终将这些观点落脚到关注水的蒸发、岩石的风化和风的形成。
    5.指导学生归纳太阳与这些现象的联系,并指导大家把这种联系填写在教材第35页的方框里。
    6.教师简要讲述水的蒸发、岩石的风化和风的形成,并小结地球物质变化与太阳的关系。
第二课时
  一、认识由太阳热量引发的物质变化现象的重要性
  1.提问:如果没有太阳,现有的各种自然现象会有怎样的变化?
2.学生汇报各自观点,教师适时组织同学之间进行相互评价,以完善和统一认识。
  3.教师从水的蒸发、岩石的风化和风的形成三类自然现象在失去了太阳热量之后的浅层次变化进行小结后,引导学生以一种物质变化现象为例,进行更为深层次的推测,即进行三层或三层以上关系的推测,推测这些现象没有太阳最终的变化是怎样的。
  4.学生推测,并将推测表达记录在教材第35页下面的空白处。
  5.在学生自行推测记录的基础上,教师组织大家进行广泛的交流,以统一认识。
  6.教师小结,将观点落脚到让学生认识到,由太阳热量引发的物质变化现象对人类生存的重要性。
  二、进行太阳与地球物质变化关系的实证研究
  1.聚焦现象,引发思考
  ①演示:老师手里拿出两块大理石,一块高温烧过,一块没烧过。推荐一位班级中力气最大的学生上讲台,把没烧过的给学生。学生使劲捏之后,没任何反应,教师捏自己手中的大理石,很轻松的把大理石捏碎。
  ②提问:是不是老师是大力士?学生猜疑岩石里面有文章,必定提出要求交换大理石。
  ③演示:交换岩石重新实验,结果现象相反。
  ④谈话:虽然都是大理石,但是岩石结实的情况不一样。是什么原因使坚硬的大理石变得如此松软了呢?
  2.探究奥秘,寻求证据
  ①谈话:联系你们学过的知识和生活经验,想一想在自然界中有哪些原因使大理石变得松软了?
  ②学生分组讨论、交流,阐述自己的假设——温度热胀冷缩使岩石崩裂。
  ③提问:如要想知道温度热胀冷缩使岩石崩裂能否使岩石改变模样,同学们想怎样研究?
  ④学生讨论设计实验方案。
  ⑤视学校教学条件,教师演示或学生分组实验。实验按照点燃酒精喷灯——坩埚钳夹住大理石(原先没有处理过的那块)在酒精喷灯上加热1分钟——放到水里冷却的步骤,重复两到三次。
  ⑥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得出结论:温度热胀冷缩使岩石崩裂。
  3.反思结果,理清认识
  ①提问:这一实验的现象和结果能说明什么问题?
  ②学生汇报各自想法,引导学生认识到,酒精灯的热量相当于太阳的热量,加热的岩石相当于自然界中受到风化的岩石,没有加热的岩石相当于自然界失去太阳热量影响的岩石。
  ③教师总结:自然界的岩石也会在太阳热量因素的影响下发生变化,但是时间是比较慢的,我们把岩石在地表或接近地表的地方,在温度变化的影响下发生的破坏作用,叫做岩石的风化。岩石的风化是发生地形缓慢变化的第一步,它为坚硬的岩石最终形成生长植物的土壤提供了重要保证。当然,如果失去了太阳,也就没有这样的变化,地球也将保持岩石地表的风貌。
太阳与人类
 教学目标
 1.了解太阳能与人类活动、生存、发展的关系。
 2.知道太阳能对人类的作用,并体会到人类开发新能源的重要。
 3.通过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4.通过课前对相关资料的查找,培养学生收集整理资料的能力。
 5.认识不同形式的能量可以相互转化。
 6.了解人类对太阳能的利用。
  教学准备
 1.投影仪、学生收集并阅读有关太阳与人类关系的资料。
 2.烧瓶、酒精灯、方座支架、玻璃杯、单孔橡皮塞、玻璃弯管等模拟水循环实验的器材。
第一课时
 一、指导学生收集并整理有关太阳对人类影响的事实。
 1.谈话:
 同学们,我们在前面已经了解了地球上的生命、地球上的物质变化与太阳有着密切的关系。地球上的人类与太阳有什么关系呢?今天我们这堂课就来研究这个问题。
 2.提问:太阳对人类的活动、生存和发展有哪些影响?
 3.学生汇报,并阐明其依据,教师将那些有依据的现象简要板书在黑板上。
 4.指导学生将大家汇报的成果记录在教材第36页下面的空白处。
 5.提问:太阳对人类的影响是以什么形式出现的?
 6.学生讨论后汇报,教师从光和热这两种形式反映太阳对人类的影响进行总结。
 二、认识太阳与人类活动的联系
 1.提问:太阳与人类活动的联系是怎样的?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分析后,教师组织同学在班级内展开交流活动,通过同学的阐述解释,让大家都明白能量转换是太阳与人类活动联系的重要方面。
 3.谈话:我们已经弄清了太阳与动植物、水和风有着密切的联系,那么这些事物或现象与能源矿产、与电能、与人类又是怎样的关系呢?

 4.学生自由举手表达自己的观点,教师适时组织大家进行评价,最终将这些观点统一起来。
 5.指导学生归纳太阳与人类活动复杂的联系,并指导大家把这种联系填写在教材第37页的方框里。
 6.教师简要讲述人类生存和发展所需要的能量大多起源于太阳能。
第二课时
 一、认识太阳对人类的重要性。
 1.提问:如果没有太阳,地球上的人类会怎样?
 2.学生汇报各自观点,教师适时组织同学之间进行相互评价,以完善和统一认识。
 3.教师从能源矿产的形成、流水发电、风力发电等方面深层次的进行太阳与人类关系的推测,即进行三层或三层以上关系的推测,推测没有太阳人类最终的结果是怎样的。
 4.学生推测,并将推测表达记录在教材第37页下面的空白处。
 5.在学生自行推测记录的基础上,教师组织大家进行广泛的交流,以统一认识。
 6.教师小结,将观点落脚到让学生认识到,由太阳能转化而来的各种能量对人类生存的重要性。
 二、进行太阳与人类关系的实证研究1.谈话:你能通过一个简单的模拟实验来说明太阳能转化为其他能源形式的过程吗?
 2.学生思考并提出各自开展模拟实验说明太阳能转化为其他能源形式的想法。教师就学生的发言在思考方法、活动设计等方面给予积极肯定。
 3.提问:如果这节课以水为例来做相关的模拟实验,这个模拟实验该怎样做?实验的模拟现象应能说明什么问题?这一实验的现象和结果能说明什么问题?
 4.学生汇报各自想法后,教师介绍实验模拟的方法:
 (1)在烧瓶里装三分之一的水,用带玻璃弯管的橡皮塞塞紧烧瓶口,装在方座支架上。铺好石棉网,下面放酒精灯;
  (2)在另一个方座支架上安装一个玻璃杯,杯口朝下,正对玻璃弯管出口;
  (3)点燃酒精灯,给烧瓶加热,待水沸腾时,弯管口向玻璃杯中冒“白气”;
  (4)玻璃杯内壁上逐渐积满小水滴,由小水滴又形成大水滴,从玻璃杯口一滴滴地滴下来。从而说明水蒸气上升遇冷凝结成小水滴,当小水滴积聚成大水滴时就下落,形成“雨”。

  5.学生分组实验体会太阳热量对水循环的重要作用。
  6.学生实验完毕后,汇报其在实验中的发现及思考。
  7.教师总结水循环到底有什么意义,指出水循环不仅为人类带来电能,而且给我们带来了能食用的淡水和生产用水;陆地上有了水,植物生长、动物繁殖,给了我们吃的、用的;水循环形成的江河给我们提供了水力资源和航运之便,水循环能改善气候……当然,如果这一切缺少了太阳,其后果将是难以想象的糟糕。
12  设计太阳能热水器
教学目标
1.了解太阳能热水器的工作简单原理。设计太阳能热水器并能根据设计方案制作太阳能热水器。
2.能对自己或他人的作品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愿意与同学分享成功的经验。
教学准备
1. 分组材料:学生制作太阳能热水器的自备材料,温度计,手表。
2. 教师准备:太阳能的相关资料或科普读物。太阳能热水器的简单工作原理图。教师自制的太阳能热水器模型。
第一课时
一、了解太阳能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及其优势。
1.谈话: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太阳能在人们日常生产生活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请大家说一说,你所了解到的人类在生产生活中直接利用太阳能的例子。
 2.学生交流汇报,凡是合适的例子教师都要从知识了解的途径或知识了解的广度来给予肯定。如果学生所举例子不是直接利用太阳能,教师可以进一步强化“直接利用”的标尺,引发学生再次思考。
3.组织学生小组讨论:太阳能与其他能源相比较有哪些优点?
4.学生汇报后教师给予总结梳理,落脚到太阳能是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没有污染的能源。
二、了解太阳能热水器的构造和基本原理。
1.谈话:太阳能热水器是生活中常见的一种利用太阳能的设备,观察太阳能热水器,说一说它是怎样利用太阳能的。
2.邀请个别学生表达交流自己的观点,对同学们的发言至少要在积极思考勇于表达方面给予肯定。
3.出示太阳能热水器示意图进行讲解,指导大家认识到,太阳能热水器将吸收的太阳光线转换成热能,利用冷水比重大,热水比重小的特点,在热水器内形成冷水自上而下,热水自下而上的自然循环,使整个水的温度逐步升高,达到一定温度。同时简要介绍热水器的构造。
三、依据对太阳能热水器的构造和基本原理的了解,自行设计一个“简易太阳能热水器”。
1.指导学生明确设计要求。
(1)能够装200毫升水;
(2)要利用容易得到的材料;
(3)能够尽可能地在短时间内使热水器中水的温度升上来。
2.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并撰写设计方案。
(1)组织大家思考:设计太阳能热水器需要考虑哪些问题?
(2)设计太阳能热水器可以采用哪些有效的措施?
(3)按要求的格式撰写设计方案。   
3.组织同学在班级内、学习小组之间开展交流与优化设计方案的活动。
4.课后准备制作太阳能热水器的工具和材料。
第二课时
一、制作太阳能热水器。
  1.谈话:“有了太阳能热水器的设计方案,想必大家已经迫不及待要将它制作出来。并想亲自看看它的效果吧!让我们选择合适的材料,按照自己的制作计划,开始制作一个简易的太阳能热水器。”
2.学生分小组制作太阳能热水器。
 (1)选择合适的工具和制作材料。
(2)按设计要求制作太阳能热水器。
   (3)交流制作过程中的体会。3.检测太阳能热水器。
  (1)讨论:用什么方法来检测太阳能热水器性能的优劣?需要测定哪些指标或参数?
  (2)检测。
  开展严格控制条件下的检测活动。
科学地记录。
每隔5分钟测一次水温,把测量的结果记录下来。    。
二、评价我们的太阳能热水器。
    (1)整理检测参数。
汇总所有的科学数据。
分析、整理这些检测参数。
汇报分析结果。
 (2)研究影响的因素。
材料性质的因素;
太阳能热水器的摆放的方式;
太阳能热水器颜色的因素。
  交流:我们认为影响太阳能热水器的因素有哪些?
(3)再次设计太阳能热水器。
性能更良好的太阳能热水器应该是什么样的?
设计性能更良好的太阳能热水器。
13  太阳系
教学目标
     1.知道组成太阳系的星体以及八大行星的排列顺序。
     2.会收集资料,能对数据进行处理,从而认识了解太阳系。
   3.学会与他人合作,并能在合作中发挥自己的作用。
教学准备
太阳系图片,多媒体资料,八大行星数据表。
第一课时
一、认识太阳系中围绕太阳转动的行星情况。
1.提问:哪位同学知道,太阳周围除了地球和月球之外,还有什么天体?
 2.学生讨论并自由回答。
3.谈话:看来同学们对太阳系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太阳周围除了地球以外,还有许许多多大大小小的天体围着它转动,这些天体都像地球一样,本身不发光,靠反射太阳光我们才能看到它们。这些天体包括“行星”、“矮行星”和“太阳系小天体”。为了更清楚地认识太阳系行星成员的特点,下面就让我们阅读教材第40页列举的有关太阳系八行星的数据资料。
4.学生阅读资料并讨论各自的发现。
二、整理太阳系行星数据资料。
  1.谈话:结合刚才阅读的数据资料和你讨论过程中自己的发现,八颗行星距离太阳的远近顺序是怎样的?计算其他行星与太阳的距离大约是水星与太阳距离的多少倍,把你们思考、计算、整理的结果记录在课本第41页的表格中。
  2.学生整理数据资料,填写相应表格内容。
3.汇报整理数据结果,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情况提问:
 (1)你能按距离太阳的近远顺序说一说围绕太阳转动的八大行星的名称吗?
  (2)你有什么好办法将它们记住?(学生自由发表意见)用你喜欢的方法记一记,然后我们来比一比谁的记忆力最棒。
 (3)填写教材第40页上太阳系八大行星的名称。
(4)你还知道哪些有关九大行星的知识,愿意与老师、同学交流一下吗?
4.提问:八颗行星中,体积最大的是哪一颗?体积最小的是哪一颗?
5.学生汇报,教师给予积极的肯定或鼓励。
6.谈话:按体积从大到小给八颗行星排个顺序,并把这个顺序记录在教材第41页的表格中。
7.学生填写八颗行星大小排列顺序后组织同学举行简要汇报,教师小结排序结果,统一大家认识。
8.提问:同学们,上了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除了课堂上学到的这些知识,你还有哪些问题?还想知道些什么?
    9.学生自由提问。
   10.谈话:同学们的问题还真不少,现在我们把这些问题归归类,看看有哪些是同一类型的问题。
11.教师指导学生对所提出的问题从
 “矮行星知识”、“太阳系小天体知识”“太阳系天体之间的关系”等方面进行分类,并积极肯定学生科学的问题分类方法。
12.谈话:希望同学们在课后从“矮行星知识”、“太阳系小天体知识”“太阳系天体之间的关系”这些方面收集资料,为我们下节课编辑太阳系小报做准备。
第二课时
一、了解太阳系小天体和矮行星的相关信息。
1.谈话:经过上节课课后同学们的资料收集,现在你能说说你所知道的除了行星以外的有关太阳系其他天体的信息吗?
2.学生交流汇报,教师简要板书进行梳理,同时给予发言同学以正面的积极肯定。如果学生的发言中已经涉及到有关“太阳系小天体”——彗星的介绍,教师可以强调教材中也有类似的讲述;如果学生没有提到,教师还有必要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第42页有关彗星的内容。
3.提问: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太阳系是由哪些天体组成的吗?
4.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太阳系的组成,教师适时地组织学生之间进行评议,以完善并巩固同学对太阳系组成的认识。
5.组织同学自行阅读教材第42页有关冥王星的小资料。
  6.谈话:通过冥王星由大行星到排除行星行列之外过程的了解,你如何看待科学认识的发展和人们对于错误认识改正的态度?
7.学生在班级内展开汇报交流,教师可以适时地引导学生相互间就各自观点展开讨论。如果学生有思考或表达的障碍,教师也可以从这几个方面去引导或总结。无论是学生自行探讨还是教师引导,在这里活动目的只有一个:让同学们认识到科学研究的精神就是实事求是的精神、勇于改正错误的精神,同时认识到科学认识不是一尘不变的,而是不断发展的。
二、整理太阳系的资料,设计制作以太阳系为主题的小报。
  1.提出制作以太阳系为主题的小报的要求,引导学生思考:“制作这样的小报,可以选择怎样的专题?”
2.学生个别汇报各自打算,教师给予充分肯定,并视学生汇报的实际情况指导同学可以以“太阳系天体新信息”为专题,也可以以“人们探索太阳系天体历程”为专题,还可以以“人类探索太阳系求真求是的精神”为专题。
3.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展讨论:“围绕自己选定的专题,我们应该收集或选择哪些资料和图片丰富我们的小报?为了让我们的小报特色更突出,在内容选取和形式编排上要注意什么?”
4.学生小组讨论商量后进行班级内的交流,并相互提出意见或建议,以完善小报的制作前的设计工作。
5.组织学生按照既定计划制作以太阳为主题的小报。
6.根据学生主题小报制作完成情况在课内或课外进行展示、介绍和评比。
14  做太阳系模型
教学目标
1.知道组成太阳系的星体以及八大行星的排列顺序并能按一定比例制作简易太阳系模型。
  2.意识到收集、整理和交流资料是科学学习的一种方式。
3.学会与他人合作,并能在合作中发挥自己的作用。
  教学准备
1.在教室里和操场分小组教学。
2.材料:太阳系图片、多媒体资料、八大行星数据表、橡皮泥、小皮球等。
第一课时
一、设计太阳系模型。
1.谈话:根据上节课得到的有关太阳系家族成员的信息,说一说太阳系各成员之间的分布有什么特点?
2.学生汇报后组织大家在教材第43页的空白处画出太阳系主要成员的位置顺序关系图。
3.提问:如果我们根据已经掌握的太阳系资料做个太阳系模型,应做好哪些方面的准备?
4.学生分小组举行深入讨论交流。
5.学生汇报讨论结果后,教师从八颗行星模型的布局、模拟材料选择以及行星模拟的大小和位置关系等三方面进行总结。
6.指导学生进行一系列的思考
(1)如果要对九大行星与太阳距离的数据进行处理,如何处理?(指导学生认识到需要按照比例来缩小。)
(2)如果要综合利用九大行星与太阳的距离,以及九大行星的赤道数据这两组数据来建造模型,如何处理呢?(指导学生认识到比例要一致。)
(3)处理数据后的结果如何?我们还能在桌面上建太阳系模型吗?为什么?(如果兼顾体积和距离两个数据是不可能在桌子上完成这个模型的建立工作,其中的原因在教材说明部分已经有过描述,这里不再复述。)
(4)如果要建一个较为合理的模型,可以怎么做?(指导学生认识可以分别处理两类数据,做不同类型的模型。)
7.指导学生按照大小比例计算各模拟行星的体积大小。如果以水星模拟大小为0.5厘米直径的圆球为标准,那么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模拟的大小分别为1厘米、1厘米、0.7厘米、14厘米、12厘米、5厘米和5厘米。
8.指导学生按照距离比例计算各模拟行星的远近数据。如果以水星到太阳模拟距离为0.6厘米为标准,那么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到太阳模拟距离分别为1厘米、1.5厘米、2.3厘米、7.8厘米、14.3厘米、28.7厘米和45厘米。
二、制作太阳系模型。
1.讲述在室内建立太阳系模型的步骤:
(1)参照一定比例将各色橡皮泥或准备的其他材料分别加工成“八颗行星”。
(2)由于八颗行星都是以椭圆轨道围绕太阳公转,且行星轨道基本在同一平面内,所以可以用泡沫板或其他平板做八颗行星的轨道平面。然后参照八颗行星分布的图片,调整各行星轨道之间的距离。
  (3)参照行星距离太阳的远近把行星安置在各自的运行轨道上。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别开始制作太阳系模型,教师深入各小组举行指导。
3.制作好模型后教师组织同学分别交流自制的太阳系模型,并对同学勤于动脑、善于动手的良好品质给予充分肯定。
一、指导学生开展模拟太阳系的游戏。
1.谈话:为了进一步巩固大家对太阳系行星运转轨道的认识,我们进行一项做模拟太阳系的游戏。2.讲解游戏方法:操场中心由一位同学举起一只篮球代表太阳。8位同学举着象征不同行星的小球进场。在自转的同时绕“太阳”转。谁走的路线离“太阳”远近的次序错了则出局,全部走对后开始第二局。(教师在组织这项活动时不要在地上画出轨道圆圈,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所扮演的角色确定自己离太阳的远近和“运行轨道”,同时让那些走错的同学说一说自己错在哪里。)
3.学生游戏,并在活动中熟悉行星运行轨道的认识。
  二、指导学生到操场上建造模型。
   1.提问:假若将太阳的直径缩小到14厘米,其他行星的直径是多大呢?行星与太阳的距离是多远呢?我们能在操场上完成这样的游戏吗?
2.学生思考汇报,教师小结,指出假若将太阳的直径缩小到14厘米,再按比例缩小九大行星与太阳的距离,计算好之后会发现“土星”已经距离“太阳”有143米了,一般学校的操场已无法完成这样的建模活动,如果算上最远的“海王星”更是距离“太阳”有451米之遥!
3.将一颗直径1.4厘米的玻璃珠或橡皮泥球代表太阳,在草场上分别量出距“太阳”0.58米、1.8米、1.5米、2.3米、7.8
米、14.3米、28.8米和45.1米的8个点,在这些位置上安排分别代表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的同学。带领其他同学进行一次“太空之旅”,当走到某一行星前时,不仅强调该行星距离太阳的位置关系,还可以邀请同学说一说他们自己对该行星其他特点的认识。
4.小结:说一说在建太阳系模型的过程中你们有什么体会或发现?
自由研究
教学目标
  1.了解有关太阳系天体及天体运动特点。
2.会查阅资料,并利用简单表格、图形、统计等方法整理资料。
教学准备
   各种有关太阳系天体介绍的书籍和多媒体资料。
  一根1.5米长的细绳、一截6厘米长的塑料管、一个有孔的橡皮塞、一只秒表、一个砝码或几个垫圈。
第一课时
   1.提出问题。
(1)播放录像:太阳系各天体围绕太阳做圆周运动
(2)教师提问:关于刚才播放的这段录像,你们有什么问题需要提出?
  (3)学生回答,教师板书要点。
  2.推断与猜想。
(1)教师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引导学生推断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例如:太阳有很强的引力、宇宙大爆炸中产生的能量使得天体在惯性的作用下还在不停的运动、天体之间有磁场在不断的吸引和排斥的过程中使得它们不停地运动。
(2)学生思考上述问题,发表各自不同的看法,教师板书要点。
  3.制定方案。
(1)学生分小组选择其中一个大多数同学都感兴趣的问题制定研究计划:研究方法,研究步骤,如何分工,如何记录等。
(2)小组汇报研究方案。学生可以吸取别人方案的长处,修改完善自己的方案,也可以指出别的小组方案中明显的问题或漏洞,帮助他人完善研究方案。
4.考察与研究。
(1)各学习小组按研究方案开展研究活动搜集相关资料
(2)教师在各小组巡回参观,但不发表评价意见。当学生按研究方案进行实施的过程中遇到困难时,教师可提供帮助;当研究方案出现问题,到了不修改无法进行下一步研究时,教师可提供指导。
  5.交流与小结。
(1)各小组汇报研究的过程以及得出的结论。相同的研究项目,研究结论不同的小组,可以充分展示自己的研究过程,表达自己的意见,让其他小组帮助分析原因,最终确定合理的结论。
(2)选评“研究计划最周密、结论最令人信服的学习小组”。
6.办专题小报。
(1)学生小组讨论完善专题小报的制作前的设计工作。
(2)组织学生按照既定计划制作专题小报。
(3)根据学生专题小报制作完成情况在课内或课外进行展示、介绍和评比。
第二课时
  1.谈话:通过前面的学习,同学们知道了行星绕太阳转动都有各自的轨迹,而且转动的周期也各不相同,你知道行星公转周期与什么有关吗?
2.学生讨论后回答。
3.谈话:猜想一下行星与太阳之间的距离是怎样影响行星公转周期的,把你的假设写在实验记录上。  
4.以小组为单位设计实验。
5.在学生设计实验汇报并给予评价的基础上,讲解探究行星与太阳之间距离和行星公转周期有什么关系实验的有效方法:首先,把细绳穿过塑料管,一头拴上橡皮塞,一头拴上砝码;其次,捏住塑料管,举过头顶,让橡皮塞做匀速圆周运动,橡皮塞旋转形成的圆代表行星的轨道。注意:使塑料管下的绳长保持不变;第三,分别使转动的绳长为20厘米、40厘米、60厘米,计算橡皮塞的不同运转周期。
教师在组织同学开展此项活动时应注意以下五个方面的事项:
(1)先组织学生进行假设,例如:离太阳越近的行星,其公转周期越短。然后进行实验并做好记录。
(2)在此实验中,保持橡皮塞的匀速运动是操作难点。为此。课文设计了套管装置,使实验者能利用重物砝码来显示橡皮塞是否匀速运动。在实验中,教师一定要强调:在橡皮塞转动过程中,塑料管下端的绳长保持不变时,说明运转基本达到匀速,这时开始计时和记录橡皮塞转动的圈数。
(3)可在拴橡皮塞一端的绳子上用彩笔或贴纸、橡皮筋分别标出离橡皮塞20厘米、40厘米、60厘米的位置,以便学生控制转动橡皮塞的力量,使转动的半径保持恒定。
(4)要求学生每次转10圈,然后用转动所用时间除以10,要至少重复3次实验,取平均值,为其公转周期。
(5)注意小组内学生的分工合作。可通过小组讨论或指派的方法,确定转橡皮塞、计时、记录、监督的人选,保障实验的顺利进行。本活动适合在操场上散开进行。
6.学生分组实验,并把实验记录和实验结论写下来,从而验证假设。
  7.学生汇报实验结果,教师进行小结。
8.谈话:在这个实验中,你还发现哪些值得研究的问题?

文 章来
源 如果觉得鄂教版六年级下学期科学三单元 太阳与太阳系教案不错,可以推荐给好友哦。

Tags:小学科学教案,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小学六年级科学教案,免费教案 - 科学教案 - 小学科学教案

Copyright © 170y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1 2 3 4 5 6 7 8 9 10
作文教学, 小学作文教学设计, 初中作文教学, 小学作文教案, 初中作文教案, 中小学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