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 - 乐教网 - http://www.170yx.com !
首 页 文档范文 教育文章 试题课件 作文网 语句大全 全部栏目
当前位置:乐教网教学文章语文学习阅读教学高考小说阅读“情节”类试题应答指导(林承雄)

高考小说阅读“情节”类试题应答指导(林承雄)

高考小说阅读“情节”类试题应答指导(林承雄)为http://www.170yx.com整理发布,类型为阅读教学,本站还有更多关于阅读教学资料大全,语文学习 - 阅读教学的文章。

【知识聚焦】

小说是一种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典型的环境描写,塑造具有典型性格的人物形象,多角度、多层次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体裁。它的主要特点是:用艺术概括的方法塑造人物形象,一般有相对完整的故事情节,对环境做具体描写。

小说情节是指在小说提供的特定环境中,由于人物之间的相互关系与环境间的矛盾冲突而产生的一系列生活事件发生、发展直至解决的整个过程。小说情节组成部分通常有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有时前面有序幕,后面还有尾声。情节往往显示生活中矛盾的发展过程。情节的巧妙安排对于刻画人物和表现主题有着重要意义。

着眼于“情节”要素鉴赏小说,应注意什么?

首先是,找出线索,理清情节的来龙去脉。情节从发生到结局,前后是有着某种内在联系的,这种内在联系也就是贯穿在整个作品中的情节线索。例如,鲁迅的《祝福》这篇小说情节发展的主要线索是祥林嫂与鲁四老爷的矛盾冲突。小说情节线索又有主线、副线和明线、暗线之分。鉴赏小说情节,若能抓住情节的线索,把握其来龙去脉,将有助于我们在分析作品时统观全局,全面把握作者的意图。

其次是,由事见人,看情节发展如何为人物形象塑造服务。鉴赏小说的故事情节,应该由事见人,将人物性格与情节联系起来分析。小说就是通过这一系列的情节描写来完成孔乙己复杂性格的刻画的。阅读鉴赏,要逐一分析、挖掘情节的意义。例如,鲁迅的《孔乙己》这篇小说中,写孔乙己到酒店喝酒,众人嘲笑他,孔乙己与之争辩的情节,突出他的偷窃、迂腐的坏毛病;写孔乙己教写四种“茴”字,分豆给孩子们吃的情节,表现他自傲和善良的品性;写孔乙己被举人打断腿、爬到酒店喝酒、谎称是跌断的等情节,表现了孔乙己受欺凌的悲惨命运和爱面子的弱点。

再者是,见微知著,应从细节分析情节对表现主题的意义。作品的情节是由很多个场面和细节组成的。分析场面和细节是鉴赏情节的进一步深入,同时也只有这样的情节才显得具体、充分和中肯。例如,鲁迅的小说《阿Q正传》的结尾处,有一个耐人寻味的细节:“使尽平生的力气画圆圈,这可恶的笔不但很沉重,并且不听话,刚刚一抖一抖的几乎要合缝,却又向外一耸,画成瓜子模样了。”这一细节生动传神地刻画了阿Q的麻木、无知以及精神胜利法。

此外,还要注意辨识小说的叙事方式与情节编织的结构特点。

小说中的叙事方式,常见的有顺叙、倒叙、插叙、补叙、平叙等。顺叙是指按照事件发生的自然顺序进行叙述的方法。顺叙的类型具体又有按事件发生的时间顺序叙写,按事件发展的阶段进行叙述,按事件发生的空间顺序叙述等。顺叙法的优点在于情节环环相扣、脉络清晰。倒叙是指把事件的结局或事件中最关键、最精彩、最激动人心的部分提到开头来写,并非是把整个事件倒过来叙述。倒叙法的优点在于能把情节安排得曲折离奇,增强对读者的吸引力。补叙是指在叙述过程中,插入少量文字对人物或事件作简短的补充说明。插叙是指在叙述中心事件的过场中,为了表达某种表达上的需要,帮助开展情节,刻画人物性格,暂时中断原来的叙述而插入一段与主要情节有关的文字。它多用于材料众多、情节复杂的作品中。平叙述是叙述同一时间内不同地点发生的两件事或多件事的叙事方法。

小说情节结构往往讲究“尺水兴波”,在有限的篇幅内制造出扣人心弦的波澜。营造小说情节波澜的构思方法通常有悬念法、误会法、巧合法、反转法、递升法等。

高考小说阅读试题中有关“情节”鉴赏的题型常见的主要有:

1.文中写了XX情节(或场面等)在小说中起到什么作用?

2.梳理小说情节的脉络。

3.分析小说情节结构(构思)的特点。

4.分析小说开头、结尾部分的作用。

上述题型的解答思路是:

分析小说情节的脉络,可按小说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等情节要素来扼要概括故事情节。
    分析小说情节的作用,一般可从情节安排与人物性格刻画的关系,从情节安排与推动情节发展的关系,从情节安排与主题思想表达的关系等方面来分析。

分析小说的开头与结尾部分的作用,可从开头、结尾部分与环境描写、情节发展、小说主题思想的表现等方面的关系来考虑。

【真题示范】

示例1:(2012辽宁卷  《最后的黄豆》)小说多次写到爷爷嚼黄豆,这在全文中有何作用?请简要概括。(6分)

【解题指津】

小说自始至终都有关于爷爷嚼黄豆的描写,伴随着爷爷看染布、办染坊、还赌债、离开人世的全部过程,而每一个阶段的爷爷嚼黄豆,都折射出爷爷不同的心灵世界。“爷爷蹲着看染布时……一蹲就是一两个时辰。”表现出爷爷对染布的专注。“爷爷没钱请帮工,自己把麻绳往肚子上一勒……当爷爷嚼完三四把黄豆时,青布便染成了。”表现了爷爷的勤劳与坚强。“闲时,爷爷经常是一边慢慢地嚼着黄豆一边跟我聊天,像在咀嚼他的一生。他说,父亲是一个‘倒钱筒’。”则表现了爷爷守成的艰辛与无奈。爷爷嚼黄豆的情节在结构全文、推动情节发展上起着重要作用。

【参考答案】①生动揭示“爷爷”心理,反映“爷爷专注”、执著和顽强的性格;②是贯穿全文的线索,将“爷爷”创业、守成过程中的各环节紧密联系起来;③为情节发展作铺垫,使故事情节更丰富、更合理。
示例2:(2012江西卷  〔法〕雨果·克里兹 《报复》)小说开头写彭恩打电话的情节,有哪些作用?(4分)

【解题指津】题干要求分析开头部分情节的作用,解答时要把握切入点。小说开头部分的情节往往交代故事的环境、背景,交代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这是其一;小说情节是人物性格的发展史,它能显示人物的身份,展现其性格特点,这是其二。小说某一情节是小说整个情节的一部分,在其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中占一席之地,在结构上起一定作用,这是其三。解答此题,可从上述三方面来分析写彭恩打电话的情节的作用。

【参考答案】①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②点明彭恩的身份;③表现彭恩尖酸、刻薄、盛气凌人的性格特征;④为下文情节发展作铺垫。

示例3:(2012全国新课标卷 老舍小说《马裤先生》)小说开头第一段就描写马裤先生的衣着言行,这样写的意图是什么?请简要分析。(6分)

【解题指津】本题要求分析开头段中有关人物衣着言行描写的意图,解答时可从这样写与人物形象刻画、后续情节发展、读者阅读心理反应等角度来分析。写马裤先生的衣着言行,这在衣着上表现了他的庸俗烦琐,在言行上表现了其无聊的废话。人物肖像行为的描写,首要的作用是刻画人物形象;其次一般可能会有点题、引题的作用,也可能有引出下文,为下文作铺垫的作用,或与结尾形成照应等作用,还有的是为了引起读者注意,给读者造成强烈的印象等作用。分析时,应联系上下文来作出具体判断、阐释。

【参考答案】①勾画一个衣着言行与众不同、令人发笑的人物形象;②为后文即将发生的幽默、可笑的故事作铺垫;③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示例4:(2012江西卷  〔法〕雨果·克里兹 《报复》)简析小说结尾的特点和艺术效果。(5分)

【解题指津】题干要求分析小说结尾的特点和艺术效果,解答时应先指出这篇小说结尾部分的情节与之前情节的关联,解说其构思特点;然后阐释这样结尾的表达效果。阐释小说结尾的表达效果,可从结尾与前文的关系,与塑造人物形象的关系,与主题思想表达的关系等方面简要解析。

【参考答案】⑴特点:①情节发生逆转;②具有喜剧色彩。⑵艺术效果:①呼应前文;②出人意料,令人回味;③丰富了人物形象;④深化了主旨。

【范文指导】

农民父亲

白旭初

⑴旺老倌的儿子回来了。
  ⑵儿子在城里当局长。和儿子同来的还有两个年轻人,一个是秘书,一个是办公室主任。
  ⑶儿子说:“爹,稻要几天才能割完?”旺老倌说:“三天。”儿子指指秘书和办公室主任,说:“加上我们三人,一天就能割完——双休日,我们特地来帮忙的。”
  ⑷上个月,旺老倌答应割了稻就进城跟儿子过。
  ⑸儿子说请人割吧。旺老倌说什么也不肯,说这是最后一次割稻了。
  ⑹旺老倌的老伴去世后,他一个人守着乡下老房,太孤单。儿子被唤醒时,屋里还黑咕隆咚的。
  ⑺旺老倌把三顶草帽递给儿子,儿子看了看颜色灰暗的草帽,没接。旺老倌说:“拿着,小心晒昏了头。”儿子的手刚伸出又缩回去。旺老倌说:“嫌脏?”儿子指指秘书和办公室主任身边的编织袋,说:“我们有。”旺老倌生气地一扬手,三顶草帽飞到角落里。
  ⑻太阳悬在无一丝云的空中,没有风。目不转睛的话,可以隐约看见地面上蒸腾着的缕缕热焰。
  ⑼儿子才割了五六米远就气喘吁吁了,他直起腰,发现父亲已把他拉下十多米远。他扭头看秘书和办公室主任,他俩早已满脸汗水直起腰,摘下宽边白色太阳帽使劲扇风。儿子就说:“歇歇吧。”又大声喊:“爹,快过来喝口水!”旺老倌仍撅着屁股挥舞着镰刀,头也没抬。
  ⑽旺老倌一直割完半块田才来到大榕树下。儿子急忙从编织袋里拿出一瓶矿泉水,旋开盖子递过去。旺老倌没接,他用汗味很重的毛巾擦了脸和脖子,然后从陶罐里倒出一碗大叶茶,一口气喝光后说:“你那水好喝些?”儿子说:“好喝,不是普通的水,三块多一瓶。”旺老倌咕哝:“粮食比水贱。”
  ⑾儿子听父亲说话很冲,没敢再开口,默坐了一会儿,又挪回到秘书和办公室主任身边,说:“这稻今天只怕割不完。”
  ⑿秘书赶忙说:“局长您放心,等会儿我们努力干。”
  ⒀儿子说:“只怪我爹脾气倔,几亩田,请几个民工一天就割完了,他偏不答应。”
  ⒁办公室主任赶紧说:“局长,没关系,你爸爸都能干,我们……”
  ⒂儿子压低嗓门说:“你能和他比?他干了一辈子,干惯了……”儿子还要说下去,忽听父亲重重地干咳了一声,忙刹住话头。
  ⒃旺老倌立起身,戴上草帽。秘书和办公室主任跟着站起来。儿子说:“别忙,涂了防晒霜没有?”秘书和办公室主任回答说:“涂了。”儿子又说:“再多涂点,小心晒伤。嘴里要多含些人丹,小心中暑……啊,爹,您要人丹吗?”
  ⒄旺老倌把一只飞到脚边的蚱蜢狠狠踢了一脚,头也不回,大声说:“城里人才是人。”
  ⒅秘书悄悄说:“局长,您爹好像不高兴。”
  ⒆儿子说:“没事,他就是这脾气,有口无心。”
  ⒇夜已经很深了。儿子躺在又闷又热的蚊帐里,睡了不到半个时辰就醒了。听见咳嗽声,才知道父亲还在门外纳凉。儿子走出门,说:“爹,还不去睡?”旺老倌闷闷地说:“睡不着。”儿子说:“爹,晒谷,缴公粮的事您别担心,我跟隔壁的根叔说好了……明天上午割完稻,下午我们就可以进城。”
  (21)旺老倌扬起手中的蒲扇,指着儿子,说:“要他替我干?我自己干不好?”儿子听出父亲话里有话,急了,说:“爹,您这是……”
  (22)旺老倌粗声粗气地说:“我,我命贱。”
  (23)黑暗中,儿子看不清爹脸上的表情,听口气,火气很大。
  (24)儿子的心里陡地有些发凉。

〖阅读思考〗这篇小说在情节构思上的突出特点是什么?通读全文,请简要赏析。

〖错答举例〗突出特点是细节描写精当、传神。小说中从动作、神态、语言等多方面的细节表现入手来塑造人物形象,使故事情节充实,人物个性鲜明,突出了主题思想。

〖错因分析〗首先是审题不严谨,答非所问,题干要求赏析的情节构思的突出特点,而非人物描写的特点;其次是分析不够具体,未能结合文本精要举例加以赏析,有贴标签之嫌。

〖参考答案〗这篇小说在情节构思上的突出特点是对比。小说用了五个层次的对比:①父亲拿草帽给儿子带,儿子却嫌脏。②儿子才割了五六米远稻谷,就累得不行;父亲把他拉下十多米依然埋头苦干。③儿子喝三块钱一瓶的矿泉水;父亲喝自家的大叶茶。④儿子怕中暑抹防晒霜吃人丹;父亲对此十分反感。⑤对晒谷、交粮等后续之事,儿子想的是让邻居去办;而父亲要自己干。通过反复对比,制造了情节波澜,具体展现父子之间的矛盾冲突,提出引人深思的问题:新时代的干部,怎样才能真正与农民达成默契的关系。

【解题演习】

阅读下面这篇小说,然后回答问题。

枪  口

                  徐光兴

        ⑴官复原职的N省建材局杨局长和李秘书,走在蒿草丛、芦苇疏落的湖边。

        ⑵“烟中列岫青无数,雁背夕阳红欲暮。”西风,秋水,雁阵,衔着落日的远山,交融在一起,更增添了打猎者的无限兴致。

         ⑶“嘎——”传来一声水禽被惊动的鸣叫。杨局长从李秘书手里接过一支崭新的猎枪,爱抚地摸了一下。它是双筒枪管,枪身瓦蓝锃亮,枪口黑黝黝的,有一股子逼人的寒气。三十多年前,他打游击时,也没拿过这么好的枪。

         ⑷“吱嘎——嘎呷——”从附近湖面的荷梗残苇中,蹿出几只白颈黄蹼、羽毛灰麻麻的水鸭子,在空中扑腾乱飞,惊悸声声。赶着猎狗的捕猎社员,也悄悄地摸到这儿。好几只猎枪的枪口,同时瞄准了这些空中猎物。

        ⑸“砰——”老杨开枪了。一缕白烟消散,一只水鸭子像断了线的风筝,从空中坠下。

        ⑹“打中喽,打中喽!杨局长,你真不愧是当年游击队里的神枪shou。”李秘书像个孩子似地跳着嚷着,奔过去捡猎获物。

         ⑺老杨只是“嘿嘿”笑了几声,拍着枪,连声说:“好枪,好枪!”

         ⑻他俩朝熄了引擎的黑色小轿车走去。老杨说:“老王这家伙,介绍的地点海蛮不错呢。”

        ⑼李秘书试探地凑上前去说:“他是您的老部下嘛。这次他请您批五十吨建材物资给他……

        ⑽“你不要为他做说客。不批,半个字也不批;针尖大的洞,也会刮进斗大的风。咱党员干部,那歪门邪道不要搞。”他停了一下,朝烟波迷茫、水天一色的湖面瞧去,“好景致,可惜婷儿没有同来。”

        ⑾“她今天有更高兴的事儿。”李秘书故作神秘地笑笑说:“王主任托了文化局的老马,同意把你女儿调到省实验话剧团工作。”

        ⑿“嗯?”老杨的眉毛拧了个结。李秘书只当没察觉,坐进轿车,手扶在车门上,仿佛自言自语地说:“就拿这辆车来说吧,也是王主任出力调拨给您的。那回大姐犯病住院,还多亏了这辆车接送。”

        ⒀“该死,早把我当猎物给瞄上了。”他下意识地攥紧枪把想。李秘书一眼溜到枪上,像又想起什么,说:“王主任知道您喜欢打猎,这只猎枪,就是他特意托人专程送到您家的……”

        ⒁车发动了,老杨陡然一惊,不觉倒抽一口冷气:黑黝黝的双筒枪口,冒着寒气,就像两只黑洞洞的眼睛,死死地瞄准了他……

【阅读思考】简析小说结尾的特点和艺术效果。

⒁车发动了,老杨陡然一惊,不觉倒抽一口冷气:②黑黝黝的双筒枪口,冒着寒气,就像两只黑洞洞的眼睛,死死地瞄准了他……

【解题指津】题干要求分析小说结尾的特点与艺术效果。对于前者,可从结尾所述故事情节的内容入手解析,对于后者则可从结尾与小说主旨、标题等方面的关系入手分析。“枪口”这一标题在本篇小说中,是一语双关,结尾特写老杨的心理幻觉——自己居然成了钻营投机者虎视眈眈的猎物,由此崭露了小说讽刺与批判的锋芒。

【参考答案】小说结尾以主人公老杨陡然梦醒、惊恐不安的心理幻觉收束,呼应了标题,点示了主旨。小说结尾以形象的比喻,揭示出了“枪口”的象征意义,即王主任为谋取个人私利而通过李秘书等人给杨局长送去的种种好处——这是以权谋私、投机钻营的圈套,宛若那死死瞄准猎枪的枪口,小说至此戛然而止。耐人寻味。

【沙场点兵】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新安游记

            孙犁

⑴在端村,人们对新安的印象是:那里的人好吃懒做,闹排场,男人们坐茶馆,女人们梳装打扮。在端村的旧货摊上,我见过华贵的屋内陈设的木器和华丽的妇女们穿过的衣服,据说也是从新安清算出来的。有些人过着这样的生活,就该有一些人过着另外一样生活。
  ⑵我到了新安。它四面被水包围,人们串亲也坐着拖床。街道很长,但已经看不见这里繁华的痕迹。街上没有什么茶馆,也看不见穿绸挂缎的妇女。新安只剩下了一条大街,此外的房舍,全部被敌人烧毁成为瓦砾。
  ⑶我顺着拆毁的城墙走到东北角上,城外水很深,并且有船只停泊,想是一个渡口。城墙里面一道深沟,过去是一处高大的宅院,这宅院选择的地势十分险要。河边,一个十五六的女孩子正在擦抹着她家的船只。经她指点,我才知道这就是大汉奸恶霸熊万东的住宅。那时候,新安的除奸团很厉害,可是除不了熊万东。他深宅大院,房后就是城墙,前院驻扎着日本宪兵队。
  ⑷老汉奸以为是保了险的,整天不出大门一步。
  ⑸八月十五晚上,老汉奸酒足饭饱,坐在客厅里赏月,一把盒子枪放在他手边的乌漆八仙桌上。后院里,他的儿媳妇正陪着日本宪兵队长打牌取乐,嘻嘻哈哈的声音,不时传过来。老汉奸以为他的江山,简直是万世基业了。
  ⑹忽然帘子一动,闪进一个人来。老汉奸一抓盒子问:“谁?”
  ⑺“是我,大伯。”进来的人安静地低声说。
  ⑻老汉奸并没放松,他把身子一闪,就要射击,但在月亮底下,他看得清清楚楚,他的侄儿手里什么东西也没有,并且低着头,非常温顺。老汉奸又喝道:“你来找死?”
  ⑼“愿意把我打死也可以。”他侄儿显得十分可怜地说,“全凭大伯。我在外面也实在混不了!”
  ⑽“为什么混不了?你不是参加了除奸团,很红吗?”
  ⑾“我怎么也斗不过大伯。日本人到处抓我,逼的我走投无路,我还是得回来求大伯你。”
  ⑿“求我干吗?去求你的上级呀!”
  ⒀“我决心不干了。新安这地方,我不能站脚,我想到天津去,求大伯给我一点盘费。”
  ⒁“我一个大也没有!”老汉奸退回来,坐在椅子上,忽然大声喊:“你掏什么?”
  ⒂侄儿从腰里抽出一把盒子,笑着说:“我带来了一支盒子,这是一支顶好的枪,送给大伯。大伯有钱,也难讨换这么一件家伙!”
  ⒃他倒拿着枪,交给他的大伯:“我求大伯看在这支枪面子上,借给我五十块钱。”
  ⒄老汉奸把侄子的枪拿过来,走到钱柜那里去,他想把枪zhi藏起,叫他滚蛋。
  ⒅他一猫腰,他的脑袋掉下来,砸在钱柜上。一把明亮的刀在黑影里一闪。那个侄儿把两支枪带好,就到了上房。
  ⒆在上房,他一刀砍死日本宪兵队长,又用枪逼着他的堂弟和堂弟妹来到客厅,他命令:“张包!”
  ⒇他堂弟扯起大衣襟,他在钱柜上抓起一件东西放进去:“走!”
  (21)“大哥,我爹哩?”
  (22)“不要找他!走!上房!你哭,我砍了你!”他对他堂弟妹说。
  (23)他带着两个汉奸男女上房,下房,过壕沟上城墙。
  (24)城墙外边有一只小船等在那里,他们来到船上。
  (25)“大哥,我爹哩?”
  (26)“你看包里是什么?”汉奸兄弟解开包一看,皓月当空照见他爹的人头。他咳呀一声。小船箭一样开走了。
  (27)这就是有名的熊氏三杰的英雄故事中间的一个。
  (28)“他为什么杀了他的大伯?”在解放区,是没人发这样糊涂的问题的。这位英雄不久牺牲在新安城下。他吃醉了酒,受了奸人的骗:“要拿新安了!”他跳下炕来就奔着县城跑去,他爬上城墙,敌人打中了他,翻身跌了下来。伙伴说:“你挂了彩,我背你回去!”
  (30)他一摆手,说:“不用!我是没用的人了。这样也就够本了!”他举枪打死了自己。
  (31)其实,敌人只打折了他的左腿。

 (32)关于他的两条腿,有很多传说,新安一带,都说他是飞毛腿。有人说,飞毛不飞毛不知道,反正他走路特别溜撒,孩童的时候,常见他沿着城墙垛口飞跑。

 (33)也许有人要问:为什么只坏了一条腿就打死自己?这问题就很难答复。为什么不残废的活着?我好像听说,有一只鹰,非常勇猛,损坏了一根羽翎,它就自己碰死在岩石上。为什么它要碰死?

(34)冰连地结的新安,有一种强烈的悲壮的风云,使人向往不止。

1947年3月

1.下列对这篇小说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A.文章第⑵自然段描写新安街景萧条、冷清、败落的局面,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

B.“新安的除奸团很厉害,可是除不了熊万东”,主要是因为他老奸巨滑、深居简出。

C.第⑸自然段画线句运用夸张手法写出了老汉奸狐假虎威、自鸣得意、不可一世的心态。

D.第(22)自然段画线部分用一组短句生动形象地刻画出他蛮横残忍、飞扬跋扈的性格。

E.文章通过多处语言、动作描写,具体细致地刻画出老汉奸提防、警戒的心态和狡猾的性格。、

2.文中的“他”是一个具有怎样性格的形象?请简要概括。

3.文中第三自然段中画线句属于什么描写?这样写的意图是什么?

4.文章第(32)自然段为什么要补叙关于他的两条腿的传说?请简要分析。

(32)关于他的两条腿,有很多传说,新安一带,都说他是飞毛腿。有人说,飞毛不飞毛不知道,反正他走路特别溜撒,孩童的时候,常见他沿着城墙垛口飞跑。

5.通读全文,请简要谈谈你对小说结尾的表达效果。

【参考答案】简析

⒈B.(B.“主要是因为他老奸巨滑、深居简出”这一表述不恰当,原文并未点出,从下文的“他深宅大院,房后就是城墙,前院驻扎着日本宪兵队”一句来看,主要还是由于老汉奸所在的地理位置的“险要”,以及日本宪兵队的把守、防卫。 D.“刻画出他蛮横残忍、飞扬跋扈的性格”这一表述不恰当,应该是说刻画出他的“大义灭亲、刚毅果决”的性格。)

2.文中的“他”是一个大义灭亲、为民除害的抗日英雄形象。他的性格特点主要有:①威武勇猛;②嫉恶如仇;③机智善谋;④刚正不屈。

3.属于自然环境描写。画线句子描写了老汉奸所住宅院周围地理位置的特点,突出其地势的险要。这样写的意图是为下文的“新安的除奸团很厉害,可是除不了熊万东”这情形作铺垫。

4.补叙关于他的两条腿的传说,突出他“走路特别溜撒”的特点,从侧面烘托出他身手的敏捷、动作的利索;孩童时代就有这样的不凡本领,这为他日后加入除奸团、动作麻利地除掉老汉奸、杀死日本宪兵队长的事件作了必要的背景交代,充实了故事情节的因果联系;而且,这样写也增添了小说的传奇色彩。

5.“冰连地结的新安,有一种强烈的悲壮的风云,使人向往不止。”小说这一结尾以故事叙述者本人带有强烈感情色彩的议论收束,点出了小说的主题。全文通过叙述新安城内一个大义灭亲、为民除害的抗日英雄的故事,热情讴歌了一种大义凛然、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赞扬了一种嫉恶如仇、刚正不屈的英雄精神。

如果觉得高考小说阅读“情节”类试题应答指导(林承雄)不错,可以推荐给好友哦。

Tags:小说阅读   阅读教学,阅读教学资料大全,语文学习 - 阅读教学

Copyright © 170y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1 2 3 4 5 6 7 8 9 10
作文教学, 小学作文教学设计, 初中作文教学, 小学作文教案, 初中作文教案, 中小学教育网